
如何处理U盘中不能删除的文件
1、文件被占用
常常有这样的情况:需要删除U盘中某些文件,但是电脑提示该文件正被其他应用程序使用。此时,我们需要在任务管理器中结束该文件所属应用程序的进程,再进行删除操作。具体步骤是:
1)打开任务管理器(可通过Ctrl+Alt+Delete或Ctrl+Shift+Esc快捷方式打开)
2)找到“进程”选项卡,按照文件名或者应用程序名称排序,找到占用该文件的应用程序进程
3)选中该进程,点击“结束进程”按钮,然后再尝试删除文件。
2、文件受保护
有些文件可能因为系统权限问题受到保护,无法删除。这时候,我们需要更改该文件的权限以便删除。具体步骤如下:
1)选中文件,右键单击,选择“属性”
2)点击“安全”选项卡,在“组或用户名”列表中选中“用户”
3)点击“编辑”按钮,在下方的“权限条目”列表中勾选“完全控制”
4)点击“确定”按钮,再尝试删除文件。
3、文件名过长
在某些情况下,文件名太长也可能导致无法删除。这时候,我们可以将文件名缩短或者改为简单易懂的表示,再进行删除。具体操作如下:
1)选中文件,右键单击,选择“重命名”
2)修改文件名,尽量将文件名缩短,去除特殊字符或者中文
3)回车确认修改,再尝试删除文件。
4、利用命令行删除文件
如果以上三种方法都不能解决问题,我们可以尝试使用命令行来删除文件。这种方法需要一些计算机技能,但可以强制删除文件。具体步骤如下:
1)打开命令行窗口(可通过Win+R打开运行窗口,输入“cmd”回车打开命令行窗口)
2)输入命令:del /F 文件名(注意将“文件名”替换成待删除文件的名称)
3)回车执行命令,并等待命令行输出结果
4)再次查看U盘中的文件,已将被删除的文件应该已经消失了。














